2016年7月8日,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组织有关专家对我院提交的“滨海新区核心区地下空间规划地质调查与开发利用评价”项目成果报告进行了评审。报告获得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并通过了评审,该成果报告对滨海新区核心区0-100m地下空间进行了分层次、分类型的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,为滨海新区核心区地下空间的规划、管理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。报告最终评审得分为90分,评为优秀级。

    该项目在2015年野外验收获得优秀的基础上再创佳绩,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:

    一、查明工作区100m以浅地下空间的工程地质条件。将区内100m以浅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10个工程地质层和28个工程地质亚层。查明了工作区饱和砂(粉)土的空间展布特征及埋深20m以浅饱和砂(粉)土液化等级和分布。查明了工作区软土空间展布特征及工程地质特性。

    二、对工作区构造稳定性进行了分区评价。采用城市遥感调查方法,完成了工作区地上空间开发利用现状调查,划分出地上建筑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影响范围,阐明地上与地下空间利用现状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影响。

    三、基本查明工作区100m以浅地下空间的水文地质条件。划分为3个含水层组,并阐明了含水层组的空间分布、渗透性、富水程度及相互间的水力联系;基本查明了地下水的水位、水化学及腐蚀性变化规律。

    四、全面收集工作区地面沉降累计沉降量和年沉降速率情况,分析了地面沉降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影响。

    五、运用MAPGIS工作平台,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,对滨海新区核心区0~100m地下空间按不同开发利用类型划分四个空间域,并进行了不同深度基坑、隧道、桩基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评价;对各种类型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,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。

    六、建立了滨海新区核心区综合地质调查基础数据库与成果数据库,并基本实现滨海新区核心区地下空间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。

    该项目是我院继“天津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综合地质调查”项目后完成的第二个区域性地下空间评价类项目,项目组正全面总结工作经验,并全力投入到后续“滨海新区综合地质调查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评价”项目中,争取再创佳绩。